创新校本教研,助推高质课堂建设 -www.凯发

创新校本教研,助推高质课堂建设 -www.凯发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的师生关系,更要关注“教师传授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的理念转变。为此,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塑师生角色,重组课堂结构,重建课堂文化,重造课堂价值。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落实教研主要任务,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着重在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着重在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上下功夫;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着重在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当前,梅州市正以高质课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和课堂教学转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塑造有品质、有品味、有品牌的梅州教育。

  在这样的背景下,五华县基于校本教研基地项目,创新校本教研机制与形式,引导学校和教师投身课堂教学变革,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校本教研创新助推高质课堂建设。

创新校本教研,助推高质课堂建设

水寨中学: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

  为明确学校教研活动及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校本教研基地(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五华县水寨中学)对水寨中学267名教师及20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校本教研活动主题空泛,缺乏针对性,没有系统地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校本教研形式以课例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反思为主,教师较多地将精力放在查找和撰写资料上,没有真正地在课堂上探索和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研活动中,教师操作过于模式化和程序化,且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性不高,导致校本教研活动未能很好地指引课堂教学优化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有效性有待提高,教师需要理念、理论的学习,从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根据调查结论,我们决定基于‘有效学习’理念,构建‘导学用 疑探悟’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习效率上,研究怎样‘教’使‘学’更快、更多;在增进学习结果上,探究怎样‘教’使‘学’更深、更透;在提升学习体验上,关注怎样‘教’使‘学’更趣、更乐。” 校本教研基地负责人、水寨中学校长钟声辉说。

  实现协同教研

  “我们聚焦学校课堂教学问题,以蹲点教研、主题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实现县教师发展中心与学校的协同教研,全面了解学校教学及教研工作,指导教师从外在行为与内在思维层面活用‘导学用 疑探悟’教学理念。”校本教研基地负责人、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高中教研部副部长魏一鹏说。

  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采取蹲校教研的方式,组织教研员到学校广泛开展听评课和示范课教学,参与教研组活动,与学校行政和一线教师座谈交流,指导教师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存在问题,帮助水寨中学优化校本教研体系,提升教研效果,改善教学行为。

  同时,学校开展说课、集体备课、导学案制作、试题命制、同课异构、先听后上、研究课等备课活动,构建“主备人形成个案—集体研讨,修订形成通案—主备人讲授先行课—教师个性化修订—课后集体反思”集体备课基本流程,开展“备说讲评”全员展示活动、优质课评选、观摩课、课堂教学能力排名、课例分析、课型探讨、专题学习、校本课题及其研讨等教研活动,把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与教师个人研究有机结合,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提升校本教研质量。

  转变教学行为

  在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水寨中学成功打造了“导学用 疑探悟”高质课堂教学模式。“导”,即教师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学得有效、学得高效;“学”,即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或同学合作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形成学习结论;“用”,即通过引导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化;“疑”,即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存疑—生疑—质疑”过程,充分实施问题教学策略;“探”,即教师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悟”,即学生通过反思感悟,实现自我提升与自我发展。

  “以前,我多是以讲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方面却收效甚微。而在学校‘导学用 疑探悟’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我开始改变我的课堂教学。” 水寨中学教师李剑锋说,“我从以前的聚焦知识讲授转变为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层次化、深入化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构建真实具体的学习情景,并引导其进行思考和探究,使之学会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突破最近发展区;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增加学习的探究性,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体验和成就感,激活思维。”

  项目实施以来,魏一鹏、钟声辉分别运用梅州市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平台,通过公开课、专题讲座、网络研修、送教下乡等教学帮扶活动,推广基地建设研究成果。基地更在2022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建设研讨活动暨第二批省级教研基地启动会上,进行阶段性汇报,分享基地建设经验。

创新校本教研,助推高质课堂建设

兴华中学:实现合作的优质高效

  校本教研基地(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五华县兴华中学)的建设目标是创新校本教研机制,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校本教研基负责人、兴华中学校长汤简渊表示,以前,学校教师对校本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充分深入,甚至有些教师将校本教研工作视为额外的工作负担,被动参与教研活动。同时,学校教研体系缺乏制度支撑,校本教研活动深度不足,教研活动缺少“领头雁”带动,导致教师没有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低效。

  聚焦教师需求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让课堂教学实现从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依靠学生的‘学’。为此,县教师发展中心常态化地组织初中部全体学科教研员到兴华中学参与学校教研活动,让教研员深入课堂,把脉课堂,针对性地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和优化方向。”校本教研基地负责人、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初中教研部副部长廖子政说。

  要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就必须让其满足教师教育教学需求。为此,兴华中学采取培、研、教一体化培训方式搭建研修学习平台,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和课后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课题研究、德育工作、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培训活动,及时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帮助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

  学校还以“议题式教研”推动教研组建设,通过“确定议题—集体研讨—教学展示—评课议课—再次展示—再次评议”教研流程,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的带动作用,通过示范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带动其他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

  李惠苑是兴华中学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教师。以往的教学中,她主要采用“就近分组”的方式,没有关注学生的分组原则,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没有思考小组成员角色的分工,导致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部分小组合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是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柱。在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升策略的研究,根据活动内容设置不同的角色分工,如材料搜集员、探究记录员、结论整理员、汇报展示员等,让小组成员既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同时,我将‘插秧式’座位改变为‘对桌而坐’,用座位空间的变化促进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李惠苑说。

  变革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并不是由教师个人意愿决定,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打造‘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就是要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其成为课堂的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做到‘相信学生、调动学生、发展学生’,让教学从‘讲授’转变为‘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地方’。”汤简渊说。

  为打造“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创建了“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小组评价”班级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划分小组,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小组内合理分工,实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管理”,激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通过小组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以此为基础,兴华中学构建了“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划分上,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进行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分组;教学流程上,课前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包括个体预习、组内展示和预习反馈),课中按照“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流程开展教学。

  学校还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向基地成员学校、兴华中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及对口帮扶学校分享,搭建集团内、校际间的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dotty